2025年伊始,沪深交易所召开外资机构座谈会。与会外资机构就近期A股市场形势、进一步深化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2024年11月,商务部等6部门修订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降低外商投资门槛,鼓励外资开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2024年3月,国务院《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出,从扩大市场准入、畅通创新要素流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采取务实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外资;202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意见》在提高外资质量、保障外资待遇、加强外资保护、提高运营水平、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促进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以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外资运营质量及效率。......近年来,一系列举措彰显我国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展业的强烈意愿和决心。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外资机构来华展业的驱动力和便利度不断提升,推动其进一步加速在华布局步伐。在线缆行业,外商的投资和技术合作展现出积极的趋势。2024年,韩国LS集团公司名誉会长、韩国贸易协会名誉会长具滋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前长官方文圭、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等一行19人至海南,寻求在新能源、电力、电气、文旅等领域与海南开展贸易、投资等方面合作。韩国LS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韩国的一家大型跨国企业集团。LS集团的业务范围涵盖电力和通信领域,生产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及相关电力设备如开关设备、变压器和电力测量设备。此次该公司赴琼考察,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海南自贸港的重点产业、优惠政策,以便下步推动与海南的合作。此次考察对接后,韩国LS集团对在海南投资电缆、太阳能等产业产生浓厚兴趣。具滋烈表示,LS集团深耕中国市场超过20年,在中国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此次到海南考察,感受到海南自贸港发展潜力巨大,有非常广阔的投资前景。未来,希望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务实合作,共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2024年8月,德国尼霍夫与湖南高诺产业集团就高诺(衡阳)产业园二期项目发展交流洽谈。德国尼霍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区域代表Florian先生对高诺产业集团当前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未来发展规划表示赞叹,并承诺在未来的合作中将提供最前沿的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据悉,高诺(衡阳)产业园二期项目旨在响应衡阳输变电产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突破铜线加工环节的供应瓶颈,以促进产业原地倍增。高诺产业集团通过引进尖端的国内外无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紧密结合衡阳输变电产业链的实际状况,以及高诺(衡阳)产业园巩固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集群成长的具体需求,启动这一关键性的建设项目。藤仓公司已经有139年的悠久历史,藤仓产品涉及光通信、电力、汽车和电子零部件等领域,产品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藤仓中国董事长羽生隆晃介绍:“比如电梯电缆方面,从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到广州的‘小蛮腰’;光网络方面,从ONU到OLT再到AI数据中心,作为百年企业,藤仓自始至终都在打磨一件事——‘连接’技术。”羽生隆晃表示,藤仓一直在引领熔接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被广泛应用在海内外的光通信领域中。中国熔接机市场的销售从1998年开始至今已经销售了18万台。“如果说到光纤的话,从1996年至今销售了2亿芯公里,可以绕地球5千圈。”羽生隆晃强调,虽然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中国占据了全世界光纤用量的半数以上,藤仓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也会为中国光通信市场的发展尽微薄之力。住友电工是一家总部在日本大阪的综合制造商,自1897年成立以来,以电线、电缆的制造技术为基础,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新技术、扩大商业版图,形成环境能源、信息通信、汽车、电子和产业原材料等五大业务领域,全球网点超400家,员工超过29万人。中国是住友电工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中国市场销售额占该公司全球销售额的14%。自20世纪70年代起,住友电工向中国市场交付产品,并于1989年3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如今,住友电工在中国已有98家关联公司,超4万名员工。中国是住友电工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住友电工在中国的成功得益于与本地供应链的紧密合作。通过在中国多地设立生产据点,住友电工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交货周期,并降低运输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各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助力。”住友电工中国区销售董事总经理武尾敬三说。来源 | 上缆所传媒引用 | 金融时报、经济日报、海南贸促、海口发布、高诺产业集团、海洋工程与材料、藤仓中国、C114、中国政府网、第一财经等文字 | 卢羽佳编辑 | 卢羽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您对本文修改部分存在异议或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2024年12月线缆行业采购经理指数(线缆PMI)(试运行,内部参考) 一、线缆行业采购经理指数情况 2024年12月线缆行业采购经理指数(线缆PMI)录得44.5%,环比2024年11月下降9.8个百分点,为2024年下半年首度落入收缩区间;从2024年12月份线缆PMI的13个分类指标情况看,有11个分类指数已处于收缩区间,环比景气水平有所回落。观察13个分类指标的总体变动趋势,与时至年底的特殊时点似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在市场需求方面,年底最后一月的招投标项目基本临近尾声,如国家电网2024年12月采购次数为全年度最低值;在生产方面,也受到岁末年初正常的工程施工项目安排少于其他月份的影响等。但由于线缆PMI数据尚未有年底历史数据做同月份比较,即目前无法进行季节性因素调整,因此,我们判断2024年12月份环比线缆PMI指数的下降幅度尚不能完全表征为线缆行业景气度的大幅下滑,但结合2024年11月、12月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的表现看,2024年12月份的行业景气度未及期望,存在一定的下滑。 二、分项指数表现 2024年12月份生产指数录得46.3%,比2024年11月下降7.5个百分点,跌至于临界点以下,行业生产活动的放缓与年末最后一个月以及来年春节在2025年1月份存在关联性,即季节性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交付要求减弱。新订单指数为39%,比2024年11月下降21.2个百分点,跌至于临界点以下,2024年12月份的即期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与岁末年初的线缆市场需求特点存在较大关联性。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3.9%,比2024年11月下降7.4个百分点,跌至于临界点以下,企业原材料库存水平降低与岁末年初的市场需求及交付要求减弱存在关联性,企业相应减少备货。 三、关注的问题 (一)在手订单与市场预期2024年12月份录得在手订单指数41.5%,下降幅度为9.8个百分点;虽然同样缺乏往年历史数据做同月份比较、来表征其实际变动状态;但参考2024年12月份新订单指数21.1个百分点的下降幅度,在手订单现状与来年一季度的行业景气度存在关联性,对后市的预期影响较大。2024年12月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录得46.3%,环比2024年11月继续下滑了2.4个百分点。(二)产成品库存2024年12月份原材料库存指数比上月下降了7.5个百分点,而产成品库存指数却比上月上升了5.2个百分点,这或许与企业在来年一季度保持产品及时供应有关联,但鉴于目前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仍滞后于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2024年12月份分别为41.5%和40.2%,12月份环比皆下降0.8个百分点),虽幅度不大、价格变化较为稳定,但企业仍需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做好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优化资金使用和提高运营效率的效率。(三)新出口订单2024年12月份的新出口订单录得指数54.4%,处于景气区间,但环比下降7.7个百分点。时至岁末年初,国外圣诞节、国内春节对出口都会造成季节性影响,同时,特朗普关税新政、地域政治影响以及未来香港作为线缆出口的转口贸易地位是否会发生较大变化,对后市的线缆出口影响程度等仍待观察。2024年是线缆出口表现较好的年份,也引起线缆企业的关注,但近期增加进口关税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也趋频繁,在此提醒出口企业保持竞争的理性和合理的价格,以维护出口市场的秩序。 四、建议与对策 综上所述,2024年12月份作为行业季度性特殊的时点,因缺乏前期数据积累做同月份比较判断,仅依据环比数值分析来表征行业实际状况存在障碍。但从环比情况来看,2024年12月份行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呈现一定的回落态势;其中,作为具有前瞻性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目前尚未出现止跌回升的迹象,已连续两个月处于临界点之下。随着春节长假的临近,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陷入低迷状态,在此,请各企业务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在努力提升经营业绩的同时,也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高度注重资金回笼,始终保持竞争理性,以有效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五、2024年12月份线缆行业PMI指数与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对比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二〇二五年一月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蒋 强 吴士敏编辑 | 卢羽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在海南省儋州市北面海域,由上海建工康益海工公司承建的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项目传来最新消息——首回路海缆保护管缓缓进孔入海。这条在岩土交错地质中穿越的长1650米、直径813毫米的“钢铁长龙”的破土而出,标志着国内海上风电行业最长距离陆对海定向钻回拖成功。海风“点亮”千家万户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项目,由上海建工基础集团旗下康益海工公司与江苏亨通高压海缆以联合体形式承建,主要包括35千伏与220千伏海缆采购及敷设施工工程。该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期间第一批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的海上风电项目,水深在15~25米之间,规划总容量1207兆瓦。此次实施的一期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容量603兆瓦。项目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38.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15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约1.4万吨、二氧化碳约299万吨,能够满足约200万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需求,将为海南自贸港与“清洁能源岛”建设注入强劲绿色动力。什么是定向钻回拖技术?定向钻回拖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地下穿越施工法,精确钻孔至目标位置后,把管道沿孔拖回,实现无开挖作业,核心价值在于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施工效率的提升。在石油、天然气输送,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如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理系统及电缆通信布局中,这项技术大显身手。它避免了传统开挖带来的交通堵塞、环境破坏等问题,显著缩短工期且降低成本。海上管道回拖在这个项目中,海缆登陆段采用非开挖定向钻的方式敷设至海陆缆转换井内,设计定向钻穿越长度1650米,是国内海上风电行业最长距离的陆对海定向钻。定向钻平面间距4.5米,共两回路,海缆保护管为钢管,管外径为813毫米,壁厚20毫米,材质为Q355B,定向钻岸侧入土段经过170米破碎玄武岩层,其后依次为凝灰岩、粘土、淤泥地质。“五接一”管道预制陆上管道回拖陆上管道入孔建设过程中,管径大、距离长,出土点水深26米、潮急浪大,陆地段淤泥、粘土、球状火山岩交错,管道预制长度受限等难题接连出现。上海建工基础集团“非开挖建造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敷设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的科研团队迎难攻关,充分发挥地下工程和海工工程的强大施工技术能力,完成多项关键工艺创新,保障了长距离陆对海定向钻穿越的顺利完成。来源 | 澎湃新闻、上海建工编辑 | 房久仙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您对本文修改部分存在异议或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21世纪初,福州闽江口川石岛上的渔民在距海岸500米的海水中打捞出一截电缆,此系晚清政府为抵御外来入侵、巩固海防以及加强两岸之间的沟通,于1887年7月经招标由英商怡和洋行承包,以福建船政学堂电报学堂毕业生为技术人员而铺设的海底电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主建设、自主经营的海底电缆。1874年,日本借口保护属民,策划进攻中国台湾,史称"牡丹社事件”。经此一事,清政府意识到此时海上的威胁已然超越陆上的威胁,于是国人开始提议加强海防。时任办理台湾防务钦差大臣沈葆桢巡台后,上报朝廷:“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建议开设有线电报,“由福州陆路至厦门,由厦门水路至台湾”,同治帝允其所奏,但因顽固势力的反对与洋商的敲诈,最终作罢。1885年,台湾废府设省,由中央直接管辖,其战略地位直线上升。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巡抚刘铭传重提沈葆桢设想,奏报清廷,极言架设台湾与福建海底电线之利害:“窃台湾一岛孤悬海外,来往文报风涛阻滞;每至匝月兼旬,音信不通。水路电报实为目前急务,必不可缓之图。”时清政府财政状况紧张,架设海底电缆经费迟迟未能解决。刘铭传在此奏折中指出了解决之法:“惟此项经费无着,臣同沈应奎反复筹议,只有百货厘金项下可以抵拨……如三年内厘金收数不敷电价,由该商人等竭力捐助,以成要举。”与此同时,刘铭传命台北通商委员李彤恩与大东北公司以及其他洋行议价,最终同上海怡和洋行英商施本思签订合同。此外,刘铭传还在1886年以9万银两向英国洋行购进一艘“飞捷”号用于铺设海底电缆,当时被称为“水线船”。“飞捷”号还在左右两耳台上各装备一门阿姆斯特朗6寸主炮,因此也被称作“巡洋舰”。1887年7月,海底电缆开工铺设,以“飞捷”号炮艇作为水线船,船政电报学堂毕业生参与敷线工作,9月竣工,10月11日投入运营使用。电缆起于台北淡水,总长117海里,连接闽台两岸。此条海底电缆建成后,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军情政令瞬息可达,在海防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政府为便于勾连闽台两岸、进一步侵略我国大陆领土,便以《马关条约》为依仗,试图夺取台湾淡水至福州川石山海底电线主权。然条约中并未提到该条电线需随同台湾岛屿一同让与日本。事实上,此条海线主权仍归清政府。但日本接管台湾后,马上作出掠夺此条海底电线主权的系列举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廿九日,日本公使林董照知清政府,日方已派船修理淡水、福州海线。日本政府未经清政府许可,自行派船修理电线,并于事后通知清政府以及饬令清政府通知福州地方官员配合修线,其挑衅意味明显,其掠夺意图显见。津海关道盛宣怀连上三封奏疏于中央,言明日本此举意在占领我海线,窃不可与之得逞。九月初五日盛宣怀上奏:“海线系中国物产,于交台与日本条约内,并无‘水线并交’字样。查条约第二款仅载‘交与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至水线原设在海内,应不在内。中国与日本商订章程,可特指明此水线仍系中国物业;如需修理,应归中国自行修理。”清政府深知海线如被日本所控制,则大陆与台湾之间最后的联系也将被切断,于我国领土安全而言是一重大隐患,于是采纳盛宣怀之意见,与日本政府据理力争,守护海线主权。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十六日,清政府致电日本公使林董,委托其转告日本政府,“此条水线本已声明彼此另议,不在交接台湾之内”,公函中言明海线由“贵国代修”“中国认还修理费”,其中已明白告知,该海线主权归属中国,不可退让。除通电日本政府外,清政府为维护海线主权,命北洋大臣多番查证铺设海线时与怡和洋行签订的合同,试图从中寻找与日方谈判突破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十二日,盛宣怀上奏禀明此前日本政府派船修理水线之境况,言明水线经修理后已恢复正常使用,并在折中指出了今后与日谈判之关键:“如能声明此线系中国电报公司之物,更易措词。除抄送出使日本裕大臣查照外,肃此禀复。”九月廿七日,北洋大臣王文韶函呈报闽台海线原案及闽台海线相关合约资料,其中包含三例光绪十五年(1889年)间台湾抚院、招商局、电报商局禀北洋大臣折,均称福州至台湾水线、安平至澎湖水线及“飞捷”已抵作盛宣怀购买“驾时”“斯美”两船时华商之股份,因而水线应归入电报商局,作为华商产业。由此,清政府于九月三十日函送《台闽海线系商线原案》致日本公使林董,日方在无法找到合理之由强行占领海线后,终于松口曰“可从长计议”。然日本并未放弃侵占海底电线,据1898年盛宣怀上奏清廷称:“该水线已由日本修过三次,并不预先知会。此三年内,应得海线转报之费屡请日本结付,亦不应尤。其视此海线已为日本之物,置之不理。”随后,清政府因无力与日本抗衡,无奈将海线以十万元之价售与日本,至此,清政府丧失海线主权。来源 | 《福建日报》编辑 | 卢羽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您对本文修改部分存在异议或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为提升期刊的服务能力和质量,《电线电缆》部署了一体化融合出版平台,打造了全新的期刊发布系统、采编系统和排版系统。《电线电缆》官方平台域名:jwc.cwc.net.cn1沉浸体验——数字化融合出版期刊发布系统分类展示期刊动态和行业动态,由将传统出版模式升级为数字化融合出版。增设缆研动态、最新录用、优先发表、虚拟专刊等特色栏目,提高学术成果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特色栏目缆研动态:整合线缆专业领域学术论文、专利动态和图书出版信息,一站式阅读线缆专业技术动态。最新录用: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录用,但未经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的优秀论文,可根据DOI进行引用。优先发表: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录用,并在编辑加工、校对阶段的优秀论文。虚拟专刊:展示本刊近年围绕某一主题发表过的论文,整理为虚拟专刊供读者参考。期刊发布系统2超值体验——开放获取Open Access基于期刊发布系统,《电线电缆》内容开放获取,有助于提高学术交流的可及性和透明度。读者在期刊发布系统可以便捷浏览、全文阅读、免费下载。该系统还支持手机、平板等多终端自适应查看。《电线电缆》开放获取期刊发布系统手机端界面3交互体验——采编系统+在线排版系统进入采编系统并注册登录后,微信关注专属二维码,可以即时查收稿件动态通知。采编系统的动态信息提醒、即时会话功能,可实现审稿专家、作者、编辑即时沟通。采编系统在线排版系统《电线电缆》将以新平台为桥梁,服务线缆专业领域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与业内专家学者协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电线电缆》编辑部编辑 | 王沐木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路向“新”,奔腾前行。2024年以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涌动,成为我国经济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在我国加快形成。线缆行业一路“新”意盎然,向新而行,以质致远。2024年4月,七部门发文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跑”,为全年发展奠定主基调。设备“更新”产业“焕新”,推动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再提速。“两新” “两重”政策持续发力,细化至线缆领域,“地方版”政策持续发布。政策效能加速释放,行业发展潜力无限激发。进,创新为要!——创新成果交出“亮眼答卷”如何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是线缆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每一次创新的跃进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行业的前行之路。从攻克高压、超高压电缆及附件自主研发的技术难题,到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线缆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破除发展的掣肘,一路向前。5月,7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系统完成并顺利通过型式试验,标志着中国开发750kV电缆系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后,越来越多的线缆企业也分别在电缆本体、电缆附件以及整个电缆系统的型式试验上不断取得突破。这些进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更高电压等级电缆系统设计、研发、制造方面的实力,还为后续750kV电缆系统的设计固化、标准制定、批量生产和挂网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产化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作为上海市战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顺利通过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估。作为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且实现全商业化运行的超导电缆输电项目,工程自投运以来不断刷新着纪录,2024年9月,超导电缆作为“新型数智电缆”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世界首条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输电工程”作为“五大未来产业”成果之一出镜央视总台特别节目“电线电缆燃烧性能一致性研究”项目工作组对标国际标准,自主研发,坚持多年攻关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合格认定领域科技前沿,于2024年初发布研究第一阶段成果,年末召开项目总结会。在推动线缆成束燃烧试验研究的同时,采取共出资源、共享成果的新型市场化创新模式,汇聚多方技术力量,在基础理论的支撑下,解决了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合格认定的差异性、不确定性这一长期困扰线缆行业的难题。一个个创新成果,一个个重要时刻,见证线缆行业创新驱动的步伐。越来越多的线缆人、线缆企业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让科技成果跑出转化“加速度”。5月初,国内首条由110kV聚丙烯绝缘电缆连接架空线组成的混合线路成功投运,进一步丰富了国产绿色电缆的应用场景;7月初,国产110kV接枝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山东青岛成功通过国网组织的挂网试运行鉴定,标志着我国环保低碳可回收型高压聚丙烯电缆研制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8月下旬,新型110kV接枝聚丙烯绝缘环保电力电缆在广东电网成功投运,标志着新型环保电缆绝缘材料开发、绿色电工装备研制及其工程应用取得进一步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高压电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11月中旬,国网220kV国产绝缘料电缆规模化应用项目的首根电缆交付;11月末,国产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及其关键原材料导电炭黑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高压电缆屏蔽料用导电炭黑”及“高压电缆屏蔽料”实现自主可控,极大提升了高压电缆领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基于国产导电炭黑的110kV、220kV电缆用超光滑半导电屏蔽料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从海底到陆地再到太空,创新不仅为线缆产业提供内生动力,更为国家基建、国之重器蓄势添能。星河远航,电缆牵梦,神舟十九号展现中国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技术实力;“深中通道”超级工程“电联通”,线缆构筑“巨龙血脉”和“中枢神经”;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的顺利交付,让海缆敷设作业范围由我国近海向深远海更进一步;“海葵一号”“海基二号”成功牵手,7条管缆打通“营养线”;“国蛟一号”国内首套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建成投运;动光缆作为中国天眼“视神经”,助力核心阵建设启动;“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提速,沪苏湖高铁背后涌动线缆力量......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随着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线缆行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正逐渐展现出独特魅力和创新能力。在中国品牌日的活动中,线缆行业展示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广交会,线缆产业好物“齐聚一堂”,为“中国制造”创新招牌再添光彩;进博会如期而至,电缆领域“尖货”纷纷亮相,硬核“好物”展现行业实力。荣誉加身收获满满,发展及创新成果备受肯定。多家缆企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制造业单项冠军、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专利奖,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绿色制造名单......破,历久弥新!——转变发展方式 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线缆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形成。线缆产业携手各界打造“共赢链”,链出更大“朋友圈”:各地政府部门“妙招”频出,护航线缆企业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线缆业转型升级开启加速度;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科研成果、人才培育正在转化为线缆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线缆企业向“高”攀登、向“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数智化浪潮加速奔涌而来。传统制造焕“新”提“质”势头正劲。各地电线电缆企业聚力掀起一场“智改数转”的实践高潮,推动企业踏“云”而上,以“智”赋能,加“数”前进。进入10月后,行业吹响收官战号角,线缆企业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加持下,各生产环节有序衔接,线缆产品加速“出炉”,产能及效益增长势头更甚。11月中旬,更有多个线缆行业上下游项目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5G工厂名录》。线缆企业5G数字化布电线车间线缆行业发展的“含绿量”继续提升。追“绿”逐“智”,绿色生产力不断擦亮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规范化、长效化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正在形成,绿色制造领军力量正在崛起,线缆企业生产向绿,蹚出绿色发展路。创新要素正在聚集。从科技创新到工程建设,不仅需要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鼎力支撑,也需要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将顶层设计变为现实。针对人才培养,线缆企业“锦囊妙计”频出,为人才技能提升、成长,贡献“独门秘籍”;乘势而上,笃行不怠,线缆企业点亮“技能之光”,布局营销策略与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鉴定工作正在逐步推进,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竞赛体系正在形成,为线缆行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线缆制造强国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立,向新而战 !——聚智聚力,共谋发展2024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与行业共话新质生产力,携手共创线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4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授牌仪式的舞台汇聚万众目光,见证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发展成果;2024中国线缆材料大会以“产业链新质生产力”为发力点,与行业共探发展新动能;第12届中国国际线缆及线材展览会(wire China 2024),呈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让“中国制造”的名片更加熠熠生辉;2024线缆数智创新论坛群策群力,共推线缆行业“智改数转”加速前行;数智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催化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全面地影响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引领中国制造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为电线电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线缆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技术论坛暨2024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以线缆工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全面覆盖线缆行业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各个领域;2024年12月,“线缆活动周”聚集了线缆成束燃烧性能一致性研究项目总结会、SAC/TC 213第五届第二次会议暨国家标准审查会、中电协电线电缆分会行业数字化专业工作部一届四次会议、“职缆·未来 固线缆行业发展信心 助高质量充分就业”线缆云会、第四届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24年标准化工作年会等多场行业活动,为线缆行业注入蓬勃动力。线缆行业凝聚一心共续“强国使命”。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再创未来,《中国线缆工业发展史》编纂正式启动,谱九秩华章,续行业发展。发展史的编纂,集全行业力量,旨在传承历史、凝聚共识、指导创新,为全面总结中国线缆工业发展历程、赓续工业文脉提供重要记录,为当代线缆人应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提供有益参考。线缆行业采购经理指数(线缆PMI)着眼长远,以数观势。自2024年4月起,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开展线缆PMI编制和发布试运行工作,每月定期发布,其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线缆PMI能够反映行业的整体趋势和变化,为电线电缆企业提供重要参考信息。稳,向新要“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中,线缆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并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和社会的认可,2024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电线电缆净含量检验合格率提升至97.02%。“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与服务平台”正式发布,为数字赋能、质量未来的愿景注入强劲力量。电线电缆行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目标是遵循国家政策文件要求,以服务线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Ecode标识码为核心,以国家标准为支撑,以“本体赋码、一盘一码、全程追溯”为实施原则,连接国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产业链各方,建立统一的互联网标识体系。政府和行业协会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线缆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阻燃电线电缆等产品实施CCC认证管理,并发布线缆相关国家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批准数十项行业标准及行业标准外文版。《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线电缆》、《电工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 架空导线》和《架空导线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等团体标准制定工作、GB/T 11017-2024宣贯及研讨工作不断推进,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持续做好电线电缆标准体系建设,构筑标准化技术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线缆企业合力共筑质量强国基石。育新机 乘势而上全球电力需求迎近年最快增长期,国内外电源、电网建设方兴未艾......线缆企业纷纷中标国网、南网大单,多家缆企喜提亿元大单。一路繁花一路歌,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从传统领域到新业态,线缆行业的朋友圈正在扩大,中外合作成果亮点频频:线缆产品跨越山海“向非洲”,中国与北欧经贸合作持续向“新”,中秘、中巴、中沙合作再跃新台阶,线缆行业活力迸发;中亚绿能潮起,线缆企业扬帆出海觅新机;东南亚市场春风正劲,线缆企业加速布局。线缆企业发货海外发展的机遇,在“进”“出”之间拔节生长,我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于2024年9月“清零”,外资与中国市场正在“双向奔赴”,中国线缆市场活力一触即发。近六年来,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我国线缆行业正在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扬帆远航。订单与生产紧密相连,企业奋力迈向新天地。走进线缆企业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酷暑来临,高温与生产同行,奏响最燃生产律动节奏;海内海外市场经济稳中有进,企业生产抢抓生产赶订单,线缆行业呈现活力满满的前进势头……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线缆企业硕果累累,线缆行业已悄然迎来一场新质生产力的跃迁。线缆企业生产忙新高度 有情有义从科技创新到人文关怀,线缆企业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价值,展现社会情怀与责任担当的和谐统一:用爱传递温暖,为学子点亮前行之光;超强台风“摩羯”登陆,线缆企业快速响应、紧急驰援;高速桥梁垮塌,线缆人第一时间拦车救人;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线缆企业积极探索“共建共营”新模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巴黎残奥会赛场,“线缆人”正在跑出中国速度……新征程 蓄势起航船行关键处,奋进正当时,传统领域焕发新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可再生能源供给需求不断增长,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能源生产、输送等各环节各领域技术正在发展,相关电缆需求量正在增长。借长风、航万里,新兴领域活力迸发。低空经济乘势腾飞,线缆产品逐云端竞风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线缆线束等配件产业加速提档升级,充电桩线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科幻照进现实,自动驾驶热度持续攀升;人工智能加速“进化”,线缆企业寻觅“飞得更高”;算力基础设施呈现规模化发展热潮,线缆企业奋起直追,铸就“经络血脉”。弄潮搏浪,一往无前,线缆企业向海图强。30年来,中国海底光缆的通信能力和建设能力实现大跃升。8月31日,全国最大载缆量海缆施工船“启帆19”在岱山完成海试,开启深远海工程新纪元;10月,海缆故障水下声学定位装置首次试验成功,为海缆抢修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提升故障定位的精度与效率,增强海岛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1月,我国首条镀膜导体聚丙烯绝缘铝合金丝铠装轻型海缆成功敷设,显著降低海底电缆铠装磁损耗,提升海底电缆载流能力。如今,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在这片广袤的蓝色土地上,多家龙头企业海缆项目加速建设,“链”通海上风电产业大动脉,为全球海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在2024年波澜壮阔的画卷中,我们见证了线缆行业传统与创新的交织碰撞,也目睹了科研实力的蝶变跨越、新兴力量的崛起、全球线缆产业链的共振。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无数线缆企业勇立潮头,砥砺前行,迸发智慧与勇气。2024踏遍青山,历经千帆,风景更甚!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5共同开启线缆行业新征程!来源 | 上缆所传媒编辑 | 卢羽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元开启,希望满盈。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向长期关心和支持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合作伙伴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向电线电缆行业全体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职工家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2024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快。今日中国,科技与产业正加速融合,文明和经济相互交融,带来了新的经济趋势、国际交流和时代故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推进,线缆工业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线缆产业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周边峰会遍地开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峰会深入推进,三大全球倡议全面落实。跨越山海,融入世界,中国线缆企业加快布局,活力迸发,能源合作硕果累累。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外资和中国市场实现“双向奔赴”。“智”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线缆企业发挥察势驭势之“智”,信息系统、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装备等数智科技引领线缆制造和企业运营的深刻变革,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机遇。从线缆行业大型语言模型,到面向智慧光通信的网络人工智能;从全自动智能的“黑灯工厂”到智能制造典型代表的“灯塔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车间、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5G工厂在行业竞相涌现;“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与服务平台”正式发布;线缆行业正乘“智”而上,踏浪前行。“新”的动能进一步增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底输电、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工业机器人……新兴产业万木葳蕤,未来产业竹吐新梢。一个“新”字,在行业形成和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铸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两新”政策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释放了消费潜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线缆行业量增质升动力澎湃。积极践行ESG管理理念与体系,将碳足迹评价提上日程,为电线电缆产品贴上碳标签,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强”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线缆行业科技实力持续增强:突破国产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及其关键原材料导电炭黑关键核心技术;750kV电缆及附件产品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35kV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安全运行1000天;线缆成束燃烧性能一致性研究项目采取市场化方式破解行业痛点……产业链供应链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统筹推进补短板和强基础;线缆产业集群入围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行业发展表现出强劲韧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线缆企业脱颖而出,展现硬核产品和强劲实力,用“工匠精神”擦亮奋斗底色。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当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电缆工业格局发生变化,部分西方国家通过种种手段高筑市场壁垒。从线缆行业PMI指数来看,国内生产经营的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市场竞争内卷加剧,毛利率持续走低,赊账欠款藏暗礁,经营压力有增无减。在“外堵内卷”的大环境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企业自身在行业分化整合中取胜的唯一之路。在此,我提几点期待,供业内同仁共勉:-01-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技术底座。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我们要瞄准科技“最前沿”,勇闯创新“无人区”,聚焦“卡脖子”的共性问题开展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打破传统合作模式的沟通屏障,让各创新主体间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充分释放与高效流动,为更高水平、更大规模、更多场景的产学研融合培育土壤。同时,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02- 围绕新发展理念,智赋线缆,数写发展。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以“智改数转网联”强化数字赋能,以新设备、新工艺、新模式推动线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智能工厂建设水平和智能制造供给能力,继续完善智能制造标准和服务体系。在行业范围内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大力发展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持续强化标准引领作用。-03-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行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主动对接国际市场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制造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制定和落实,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推动产业结构深化转型,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的增长点。-04- 共筑电缆制造业与用户行业的新型关系。电缆企业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保持资金流动性,以维持竞争力。需要与广大用户群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有效的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风险预警和债务管控等措施,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经营风险。电缆行业的未来发展需要上下游相互支持和合作,方能克服复杂多变的挑战,实现行业的稳健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05- 紧抓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新应用场景下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海外电网迭代建设周期启动,电力出海迎来市场机遇。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新型领域发展扩展特种电缆市场需求。海上风电加速发展,海缆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大国特色外交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RCEP和外资政策双重机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业出口增长态势明显,未来还将继续增长。当历史的长河奔涌至2025年的门槛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未来我们满怀信心步履不停新的一年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创新为翼以实干为基共同开启中国线缆行业的新征程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江斌来源 | 上缆所传媒编辑 | 房久仙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沿热点综述中国电缆工业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黄崇祺,徐晓峰,刘旌平,李福,高欢【摘要】电缆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中全面综述了中国电缆工业的技术发展,重点讨论了电力电缆、装备电缆、绕组线、通信电缆导体材料和架空输电线领域的技术进步,涵盖绝缘材料的国产化、生产装备的创新,以及电缆产品的多样化发展等;此外,还探讨了高性能碳纤维和铜-石墨烯、铝-碳纳米管合成材料在电缆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和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为电缆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关键词】电力电缆;装备电缆;绕组线;通信电缆;绝缘材料;导体材料和架空输电线;高性能碳纤维;铜-石墨烯;铝-碳纳米管关键材料应用冷拉拔对镀锌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武阿林,陶曼桦,吴桂峰,沈爱红,乔文玮【摘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锌钢丝冷拉拔前后的组织形貌,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镀层的物相结构变化,最后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以研究冷拉拔前后镀锌钢丝耐蚀性变化。结果表明,经二次冷拉拔后钢丝的抗拉强度由盘条的1050MPa提高到2035MPa,基体组织演变为沿拉拔方向的纤维状;镀层减薄显著,自腐蚀电位无明显变化,并保持在-1.04~-1.02V范围内,但自腐蚀电流密度由6.080×10-5A•cm-2降低到0.861×10-5A•cm-2,且阻抗弧明显变大;冷拉拔形变使得镀锌钢丝的强度和耐蚀性均得到了提高。【关键词】镀锌钢丝;冷拉拔;抗拉强度;耐蚀性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热氧老化行为研究/袁丽娟,刘雄军,韩啸,孙无忌【摘要】在高温热氧老化条件下对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料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其热氧老化行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XLPE在高温热氧老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熔融结晶行为、抗氧化能力、微观形貌、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抗氧剂的消耗和流失,XLPE 的老化程度不断加深,表现为聚乙烯在热氧老化时产生大量的含氧基团,分子链规整性、结晶性能、抗热氧化能力变差,绝缘电性能下降,同时绝缘料表面被严重破坏。结合热分析动力学,研究XLPE绝缘料的反应活化能,为119kJ•mol-1,计算得到工作温度为90℃时的热氧老化寿命约为68.2a。【关键词】交联聚乙烯;热氧老化;结构形貌;活化能;寿命甲基丙烯酸锌在氯化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绝缘料中的应用/邓一权,柯凯【摘要】为提升氯化聚乙烯(CM)/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绝缘胶料(简称绝缘胶料)的性能,研究了甲基丙烯酸锌(ZDMA)添加方式与用量、过氧化物用量等对绝缘胶料硫化特性、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硫化体系中,ZDMA 相较于常用的交联助剂,具有更高的硫化效率,对绝缘胶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较大。当ZDMA用量为4 份且氧化锌(ZnO)/甲基丙烯酸(MMA)的摩尔比为0.8时,原位生成法合成的绝缘胶料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最佳;当ZDMA 用量超过5 份时,绝缘胶料容易出现粘模现象,影响加工性能。文中研究可为高性能绝缘电缆胶料的生产制备提供参考。【关键词】甲基丙烯酸锌;原位合成;氯化聚乙烯/ 三元乙丙橡胶绝缘胶料;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检测技术220kV长距离大截面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现场交接耐压试验/成峰,胡晓东,刘怡,马小珑,李程【摘要】为保障电缆投运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220kV长距离大截面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进行串联谐振试验和串并联谐振试验对比分析;同时,对长度为14.45km的220kV电力电缆进行容升现象仿真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220kV长距离大截面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现场交接耐压试验适宜采用串并联谐振试验方案,各试验设备的温升可控且在允许范围内,能够满足220kV长距离电力电缆的耐压试验要求。【关键词】电力电缆;串联谐振;串并联谐振;耐压试验;容升基于非接触式测温技术的光伏直流侧拉弧线缆发热监测/胡梦捷【摘要】由于光伏直流侧拉弧线缆运行环境恶劣,在实际运行中易出现发热等安全隐患,文中提出基于非接触式测温技术的光伏直流侧拉弧线缆发热监测。基于非接触式测温技术,采集光伏直流侧拉弧线缆发热的红外热图像,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去噪和对比度增强处理,以预处理后红外热图像中发热点的相对温差为依据,判断线缆发热情况,实现光伏直流侧拉弧线缆发热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光伏直流侧拉弧线缆发热点温度监测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误差仅为0.90℃,证明该方法可行且可靠。【关键词】非接触式测温技术;光伏直流侧;拉弧线缆;线缆发热;发热监测基于负荷电流计算交流海底电缆铠装接地电流的方法/冯治,敬强,赵贺,胡飞,接晓霞,文龙,袁静静【摘要】海底电缆铠装与大地连接形成回路,高压交流电缆线芯的负荷电流通过电磁感应在海底电缆铠装层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通过回路形成铠装接地电流。铠装接地电流已在海底电缆安全运行和载流量计算等方面广泛应用。文中建立海底电缆接地电流的计算模型,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模型中的回路列写方程组,方程组右侧的铠装层感应电压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可以被线芯负荷电流线性表示。通过克拉默法则计算方程组的解,铠装接地电流被负荷电流通过电缆相间距离和本体结构参数组成的行列式线性表达。舟山—宁波500kV交流海底电缆实际运行案例表明,基于负荷电流计算铠装接地电流的方法简单、有效、可行。【关键词】铠装接地电流;交流海底电缆;克拉默法则中压交联电缆导体屏蔽凹陷分析及改进/刘洋,简冰玉【摘要】针对中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出现的导体屏蔽凹陷现象,分别从导体绞合、导体屏蔽材料的选取、交联工艺和设备控制等方面分析导体屏蔽凹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关键词】交联聚乙烯绝缘线芯;导体屏蔽凹陷;导体绞合阻燃电线电缆标准体系对比/赵迪【摘要】根据国内外阻燃电线电缆标准体系,对各标准中的考核项目、样品燃烧数量(根数)、试样绑扎方式、燃烧试验时间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在标准实施方面,描述了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与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的不同之处,对燃烧过程中进风流量、燃烧喷灯、环境温度、燃烧气体、热释放测试系统等多维度进行研究,重点指出易被忽略的要点,并提出建议。一方面,帮助电线电缆生产企业、检测机构根据不同阻燃类别或级别进行结构设计和试验,提高检测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可使电线电缆行业工作者深入了解阻燃电线电缆,区分不同阻燃标准体系中的阻燃特性和阻燃等级。【关键词】电线电缆;阻燃;成束;热释放数智技术应用工频输电与低频输电载流能力对比及经济性分析/王东旭,全亚明,朱蓉,张慧甍,王艺颖【摘要】为对比分析工频输电与低频输电系统在载流能力和经济性方面的差异,文中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电磁-热-流耦合仿真模型,对工频和低频海上风电传输系统进行了载流量分析,并计算了系统中的设备成本和损耗成本,以对比工频输电和低频输电的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电压等级、电缆截面和电缆敷设参数保持不变时,降低负载频率,海底电缆导体损耗、护套损耗和铠装损耗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且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降低趋势更为明显;与工频输电相比,低频输电在不同输电情况下,海底电缆的导体截面可以降低1~3个等级;当采用低频输电时,电缆截面较小容易导致海缆内部导体损耗增加,但由于护套损耗和铠装损耗的降低,总损耗在同等容量下相较于工频输电呈下降趋势;在海上风电场容量为600MW、输电线路采用220kV海底电缆的条件下,传输距离增至32km时,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的经济性优势开始显现。结果分析可为新型电力传输系统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关键词】低频输电;海上风电;海底电缆基于FDS仿真的中压耐火电缆燃烧特性/刘雄军,奚谦逸,凌国桢,时佰万,宋鹏,韩啸【摘要】中压耐火电缆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燃烧时影响其温度场的因素较多,难以使用常规方法分析。针对商用中压耐火电缆(N-YJV62-8.7/15kV),利用火灾动力学仿真软件FDS分别探究电缆燃烧时环境温度、耐火层厚度和耐火层导热系数对导体温度和绝缘层温度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热源段电缆和非热源段电缆的温度场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燃烧试验,对电缆内部温度的影响较小;电缆耐火层越厚,其绝缘层和导体的温度越低;电缆耐火层导热系数越低,其导体和绝缘层的温度也越低;同时,电缆热源段导体和绝缘层的温度显著高于非热源段。FDS仿真技术在中压耐火电缆燃烧模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中压耐火电缆的结构设计也有着指导意义。【关键词】中压耐火电缆;FDS;环境温度;耐火层厚度;导热系数基于PLC及数据库运算的松套管纤膏流量计量控制系统/吴树红,沈柳柳,谭枫,缪小明,王婷婷【摘要】纤膏总量是材料成本的分析依据之一。为节支降本、精确制造,研发纤膏流量计量控制系统监测并控制纤膏输出的实时流量,保证产品质量。纤膏流量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夹钳式流量传感器,监测流量时间和流速,配套软件通信,实现生产过程纤膏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的实时采集与计算,提升纤膏利用率。结果表明,基于流量在线计量控制,当正常生产中无纤膏时系统可实时报警并记录缺陷位置;通过基础数据采集及运算,可实现纤膏流量闭环控制,降低了纤膏单耗,节省了原材料的用量;通过生产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连通,实现了数据应用分析。【关键词】流量计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库;自动控制敷设运行与维护一种武器装备用电缆网设计与分析/朱鲲捷,陈惠风,薛静,刘驰,杨妍慧,袁锐【摘要】根据某武器装备的结构特点及电气测试的要求,借鉴其他武器装备总装综测的设计经验,开展某武器装备用电缆网的结构敷设设计、电气设计及相关可靠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武器装备用电缆网结构敷设设计合理,电气性能满足需求,且实物电缆在实际总装综测过程中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另外,论文所提设计方法可为其他武器装备用电缆网的设计提供思路。【关键词】弹上电缆网;敷设设计;电气设计;可靠性计算分析电缆弯折敷设燃烧性能研究/周亭亭【摘要】电缆长距离敷设过程中,弧垂高度变化时会出现电缆需要弯折敷设的现象。为了研究多根电缆在紧密排列且弯折敷设时的燃烧性能,文中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研究对象,分析弯折敷设电缆燃烧时的火焰温度、火焰蔓延速率和燃烧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敷设根数的增加,火焰峰值温度和火焰蔓延速率逐渐升高,且火焰蔓延速率与电缆弯折角度成正比。试验测得,当敷设电缆根数为5、向下弯折角度为90°时,火灾蔓延速率达到5.4 cm•min-1,是电缆水平敷设时的1.9倍。原因为随着弯折角度的增加,电缆在燃烧时的附壁效应和熔滴流淌效应更为突出,导致未燃电缆受到的热对流和热辐射增加,加快了电缆火灾的蔓延速率。【关键词】电缆弯折敷设;弯折角度;燃烧性能;火灾蔓延速率一起地线带电引发的10kV电缆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郭怀龙,陈志杰,李亚敏【摘要】近年来,随着10kV高压电缆设备体量逐年快速增长,电缆故障次数也逐渐增加,对已发生的电缆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变得至关重要。通过介绍一起典型的10kV电缆故障抢修、原因分析等过程,剖析一类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带电引发的高压侧10kV电缆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此类风险,保障电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关键词】10kV电缆;故障分析及预防;地线带电《电线电缆》 1958 年正式创刊,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是电线电缆行业的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及时、全面地刊载国内外电线电缆行业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引导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会贯通,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电线电缆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等方面构建学术交流和科技开放平台。主要栏目有前沿热点综述、关键材料应用、线缆研究与开发、线缆工艺与装备、检验检测技术、敷设运行与维护和数智技术应用等。欢迎来稿!【线上投稿入口】jwc.cwc.net.cn[订阅读者] 可输入手机号阅读;[新读者] 可关注“上缆所传媒”公众号,发送消息“试读”即可获取限时免费阅读密码。联系人: 胡欣雯 18916552385来源 | 上缆所传媒编辑 | 卢羽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随着若羌750kV变电站两台主变压器完成5次全压冲击试验,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kV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十四五”期间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750kV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这也是我国沙漠线路路径最长的750kV输变电工程。工程投产后,新疆巴州地区供电能力提升100万千瓦,新能源通道容量增加170万千瓦。近年来,新疆围绕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定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推动优势资源转换,加快打造煤电油气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和环塔里木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区。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kV输变电工程作为自治区推进电气化新疆、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点工程,是构建新疆环塔里木750kV环网工程的重要一环。工程起自巴州750kV变电站,止于若羌750kV变电站,动态投资46.13亿元,新建750kV变电站两座,容量300万千伏安,新建750kV线路880千米、铁塔1873基,于2023年3月25日开工建设,历经21个月建成投运。作为我国沙漠线路路径最长的750kV输变电工程,工程超过90%的线路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有近400千米线路从沙漠中穿过。沙漠流动性大、风力强,导致沙漠铁塔基础开挖成型率极低。建设者采用垒沙袋、挡沙板等办法预防基础开挖过程出现的塌方问题,并提出“三快”施工方法(快速开挖、快速准备、快速浇筑)。这一方法大大节省了沙漠地区施工时间,也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针对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混凝土养护难的问题,建设者采用“点滴养护法”来保证混凝土基础的质量,利用特制的“点滴”装置向铁塔基础淋水。在基础表面缠绕覆盖混凝土养护膜,节约水源的同时提高保温保湿效果,保证了沙漠地区混凝土养护质量。同时,过程中紧盯供应计划,对项目保供过程及时跟进、纠偏,为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提供坚强物资保障。据统计,截至目前,新疆电网共有750kV变电站30座,变电容量8750万千伏安,线路91条12037千米,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来源 | 工人日报客户端编辑 | 王沐木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您对本文修改部分存在异议或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为推动绿色先进材料应用和技术革新,促进电力传输领域新技术与线缆制造业融合升级,《电线电缆》编辑部持续聚焦“聚丙烯绝缘电缆研制与应用”专题,拟于2025年第2期(2月25日)刊出,诚邀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相关技术人员踊跃投稿。专题特约主编孙建生 正高级工程师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黄上师 助理研究员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袁 浩 研究员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征稿范围01高压直流聚丙烯绝缘电缆电场调控及材料改性02电缆结构对聚丙烯绝缘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03多物理场、多梯次聚丙烯绝缘电缆研制04聚丙烯绝缘介质构效关系及其失效机理05聚丙烯绝缘电缆及其附件可靠性和稳定性评估截稿日期2025年1月15日投稿须知1)本专题同时征集综述性、研究性及应用类文章。综述性文章要求能够总结上述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方向;研究性文章要求能够反映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数据详实、方法新颖、结果可靠;应用类文章要求具有实际推广价值。2)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要求参照《电线电缆》投稿模板2025.docx。投稿方式请登录《电线电缆》在线投审稿系统,完成注册后在线投稿;专题栏目选择“聚丙烯绝缘电缆研制与应用”。在线投稿网址:http://jwc.cwc.net.cn/联系方式电 话:021-51179609邮 箱:wirecable@secri.com👇👇👇往期回顾: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缆(2024年第4期)《电线电缆》1958年创刊,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是电线电缆行业的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及时、全面地刊载国内外电线电缆行业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引导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会贯通,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电线电缆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等方面构建学术交流和科技开放平台。主要栏目有前沿热点综述、关键材料应用、线缆研究与开发、线缆工艺与装备、检验检测技术、敷设运行与维护和数智技术应用等。欢迎来稿!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电线电缆》编辑部编辑 | 房久仙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