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新”,奔腾前行。2024年以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涌动,成为我国经济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在我国加快形成。如何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是线缆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每一次创新的跃进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行业的前行之路。从攻克高压、超高压电缆及附件自主研发的技术难题,到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线缆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破除发展的掣肘,一路向前。这些进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更高电压等级电缆系统设计、研发、制造方面的实力,还为后续750kV电缆系统的设计固化、标准制定、批量生产和挂网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产化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作为上海市战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顺利通过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估。作为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且实现全商业化运行的超导电缆输电项目,工程自投运以来不断刷新着纪录,2024年9月,超导电缆作为“新型数智电缆”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世界首条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输电工程”作为“五大未来产业”成果之一出镜央视总台特别节目“电线电缆燃烧性能一致性研究”项目工作组对标国际标准,自主研发,坚持多年攻关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合格认定领域科技前沿,于2024年初发布研究第一阶段成果,年末召开项目总结会。在推动线缆成束燃烧试验研究的同时,采取共出资源、共享成果的新型市场化创新模式,汇聚多方技术力量,在基础理论的支撑下,解决了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合格认定的差异性、不确定性这一长期困扰线缆行业的难题。
一个个创新成果,一个个重要时刻,见证线缆行业创新驱动的步伐。越来越多的线缆人、线缆企业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让科技成果跑出转化“加速度”。
5月初,国内首条由110kV聚丙烯绝缘电缆连接架空线组成的混合线路成功投运,进一步丰富了国产绿色电缆的应用场景;
7月初,国产110kV接枝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山东青岛成功通过国网组织的挂网试运行鉴定,标志着我国环保低碳可回收型高压聚丙烯电缆研制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8月下旬,新型110kV接枝聚丙烯绝缘环保电力电缆在广东电网成功投运,标志着新型环保电缆绝缘材料开发、绿色电工装备研制及其工程应用取得进一步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高压电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1月中旬,国网220kV国产绝缘料电缆规模化应用项目的首根电缆交付;

基于国产导电炭黑的110kV、220kV电缆用超光滑半导电屏蔽料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从海底到陆地再到太空,创新不仅为线缆产业提供内生动力,更为国家基建、国之重器蓄势添能。星河远航,电缆牵梦,神舟十九号展现中国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技术实力;
“深中通道”超级工程“电联通”,线缆构筑“巨龙血脉”和“中枢神经”;
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的顺利交付,让海缆敷设作业范围由我国近海向深远海更进一步;
“海葵一号”“海基二号”成功牵手,7条管缆打通“营养线”;
“国蛟一号”国内首套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建成投运;
动光缆作为中国天眼“视神经”,助力核心阵建设启动;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提速,沪苏湖高铁背后涌动线缆力量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随着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线缆行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正逐渐展现出独特魅力和创新能力。
在中国品牌日的活动中,线缆行业展示出卓越的创新能力;
广交会,线缆产业好物“齐聚一堂”,为“中国制造”创新招牌再添光彩;
进博会如期而至,电缆领域“尖货”纷纷亮相,硬核“好物”展现行业实力。
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线缆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形成。
数智化浪潮加速奔涌而来。传统制造焕“新”提“质”势头正劲。各地电线电缆企业聚力掀起一场“智改数转”的实践高潮,推动企业踏“云”而上,以“智”赋能,加“数”前进。2024线缆数智创新论坛群策群力,共推线缆行业“智改数转”加速前行;数智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催化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全面地影响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引领中国制造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为电线电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
线缆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技术论坛暨2024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以线缆工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全面覆盖线缆行业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各个领域;
2024年12月,“线缆活动周”聚集了线缆成束燃烧性能一致性研究项目总结会、SAC/TC 213第五届第二次会议暨国家标准审查会、中电协电线电缆分会行业数字化专业工作部一届四次会议、“职缆·未来 固线缆行业发展信心 助高质量充分就业”线缆云会、第四届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24年标准化工作年会等多场行业活动,为线缆行业注入蓬勃动力。
线缆行业凝聚一心共续“强国使命”。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再创未来,《中国线缆工业发展史》编纂正式启动,谱九秩华章,续行业发展。发展史的编纂,集全行业力量,旨在传承历史、凝聚共识、指导创新,为全面总结中国线缆工业发展历程、赓续工业文脉提供重要记录,为当代线缆人应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提供有益参考。
线缆行业采购经理指数(线缆PMI)着眼长远,以数观势。自2024年4月起,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开展线缆PMI编制和发布试运行工作,每月定期发布,其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线缆PMI能够反映行业的整体趋势和变化,为电线电缆企业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与服务平台”正式发布,为数字赋能、质量未来的愿景注入强劲力量。电线电缆行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目标是遵循国家政策文件要求,以服务线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Ecode标识码为核心,以国家标准为支撑,以“本体赋码、一盘一码、全程追溯”为实施原则,连接国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产业链各方,建立统一的互联网标识体系。
从科技创新到人文关怀,线缆企业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价值,展现社会情怀与责任担当的和谐统一: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线缆企业积极探索“共建共营”新模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船行关键处,奋进正当时,传统领域焕发新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可再生能源供给需求不断增长,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能源生产、输送等各环节各领域技术正在发展,相关电缆需求量正在增长。算力基础设施呈现规模化发展热潮,线缆企业奋起直追,铸就“经络血脉”。10月,海缆故障水下声学定位装置首次试验成功,为海缆抢修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提升故障定位的精度与效率,增强海岛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今,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在这片广袤的蓝色土地上,多家龙头企业海缆项目加速建设,“链”通海上风电产业大动脉,为全球海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在2024年波澜壮阔的画卷中,我们见证了线缆行业传统与创新的交织碰撞,也目睹了科研实力的蝶变跨越、新兴力量的崛起、全球线缆产业链的共振。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无数线缆企业勇立潮头,砥砺前行,迸发智慧与勇气。来源 | 上缆所传媒
编辑 | 卢羽佳
审核 | 何晓芳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