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装机总量历史性超过全国煤电装机,进入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年发电量27000多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相当于欧盟2021年全年用电量。
2022年12月20日,作为当今世界单机容量第一、装机规模第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大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标志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 2018年,随着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稳步推进,远东电缆研发团队与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深井泵厂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八局共同设计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多次研讨、多次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后,远东研发团队设计出了该特殊环境下新型电缆结构和承载吊具,同时制定了垂吊电缆整体排布和吊具设计方案。 2019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项目专供的首批0.6/1kV水电站深井泵用垂吊敷设电缆抵达项目部并顺利进场。为了保证电缆敷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远东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营销服务团队强强联手,在电缆抵达项目部的第一时间奔赴工程现场,为工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从2020年4月首批产品开始敷设,到5月份最后一根垂吊敷设电缆成功完成敷设安装,远东为白鹤滩水电站项目专供的14根垂吊电缆已全部完成敷设安装并通电试运行。这是远东垂吊敷设电缆在水力发电新能源领域的第二次实践,也是垂吊敷设电缆吊装敷设技术的又一次新突破。 2020年2月起,尚纬股份积极参与白鹤滩水电站重点项目建设,成立专业技术团队,多次为水电站关键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电缆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抽调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参与各工序产品生产,严控质量节点,保证产品高效率供应,确保产品出厂合格率百分百,全力护航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 截至项目全面投产发电,公司共累计供应特种电缆44批次,提供优质产品约72万米。为其供应的特种中、低压电力电缆具备输电效率高、节能降本优、抗机械拉力和压力、耐火、高阻燃、环保友好等特性,代表着“尚纬造”的优质制造水准。 德令哈市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3137小时,日照百分率80%以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7000兆焦/平方米,全市适合太阳能资源开发面积多达500平方公里以上,潜在光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高达15000兆瓦,发展风电、光伏、光热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些年,明阳、华汇、日晶光电、兴明电缆等风电、光伏材料、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德令哈,共建“光热之都”;青海明阳500兆瓦风机整机、200兆瓦高倍聚光设备制造、深圳拓日5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博昱光伏逆变器、华汇风电塔筒生产线扩能改造、光伏支架镀锌生产线、青海盈天科技石墨烯锂电池生产线、爱能森一期30万吨储热熔盐、青海日晶光电多晶硅、单晶硅、坩埚等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一大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以及聚之源六氟磷酸锂一期2000吨锂电池生产线竣工投产,形成1万吨电线电缆、300兆瓦光伏组件、300兆瓦高原型风机制造、15万套光热镜架、10万吨镀锌件、800套1.5-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等产品的生产能力。 “未来海西的发展潜力巨大,当初我们正是看中这一点才选择在海西投资建厂。”兴明电缆副总经理赵明提及公司当初入驻海西的经历。 针对普通电缆在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寒环境下容易破损断裂等问题,在德令哈市政府的引导下,兴明电缆与国内知名专业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借脑引智”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活动,已经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高寒,抵御盐碱风沙侵蚀能力强的“高原型”输出电缆。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呈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市场活力充分释放,产业发展领跑全球,已经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
“海油观澜号”平台由3个边立柱和1个中心立柱组成,边长超80米,高约35米,重量近4000吨,风机将安装在中心立柱上。项目投产后,风机所发电力通过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用于油气生产,年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可节约燃料气773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来源 | 中国能源报、四川新闻网、德令哈发布、中国新闻网等,由上缆所传媒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