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3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智能制造分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交流主题为智能制造与线缆设备创新。会议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电缆装备专业工作部秘书长童立主持。芬兰麦拉菲尔公司中高压电缆设备技术总监Lasse Salminen、电力电缆设备销售总监茹伟分享了该公司以挤出为核心的线缆智能制造技术,主要包括VCV生产线智能交联技术、CCV智能交联技术、HVAC&HVDC海缆工厂接头等;研发中心总裁Mikko Lahti博士、通讯及光缆设备销售总监管佳颖报告了该公司通讯类、低压类、光缆类产品,如5G智能车信号缆高性能发泡生产线、航空航天线缆生产线以及高性能套塑生产线AI人工智能。作为智能物流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中航宝胜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王涛围绕线缆行业智能物流规划,介绍了该公司将线缆行业和智能物流融合的案例,如线缆智能物流正常规划、智能物流适配线缆行业装备,包括智能仓储、各类AGV等。平滑铝护套在高压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裴久杨,基于立式四通道连续挤压覆铝技术,分享了SSLB500高压电缆铝护套生产线,有效解决了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实现了超高压电缆铝护套大规格、大长度、低成本制造。福州西科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万彬分享了该公司高端电力电缆在线品质控制和高端汽车线、通讯线在线品质控制,包括颗粒洁净度检测系统、熔融测温系统、交联生产线测偏仪、绝缘护套测厚设备等。常州海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橡塑行业自动化配料及智能化生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总经理万鹤鸣描述了米重控制系统和色母精密喂料系统在线缆生产中质量控制与节能的应用。该公司基于数字重力计量控制原理研发的线缆皮层米重控制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约了能源。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章银汇报了拉丝设备、绞线设备、成缆设备、屏蔽设备、铠装设备这些电线电缆专用设备的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化发展及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创新。江苏玖辰电气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江福章探讨了力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应用,介绍了500kV城市输电电缆、柔性直流输电电缆、大长度海底电缆等电缆设备新技术,以及电缆线路智能巡检、电缆及通道综合监控技术、配网电缆现场检测技术等电缆运检新技术。江苏星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与市场副总经理尔立民以线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为题,简要介绍了其以SiMOM为平台构建的智能工厂,实现了线缆行业生产的自动化、精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智能制造分论坛现场热烈,丰富的报告内容为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服务。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魏雨晴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9月5日,2023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绕组线行业技术论坛于上海召开,主题为高效、智能、环保、创新。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秘书长、上缆所副总经理高峰参会,线缆分会副理事长、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曦主持了会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士敏代表线缆分会致辞,对于时隔3年的重聚,向与会的嘉宾表示感谢。围绕高效、智能、环保、创新,吴士敏指出基于企业营收增加、利润下降的形势,高效是应对市场环境和竞争趋势的必要手段,在管理和技术层面均应得到企业的重视,如何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以及投入和产出的边际效益是重中之重;在智能化方面,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正处在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段,是行业共性问题,需凝聚行业的力量做好各自的顶层设计;在环保方面,漆包线、绝缘材料等企业,应严守行业排放限值红线,严格遵守政府要求,秉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从技术角度节能、降耗,为企业取得盈利空间;在创新方面,产品的优化组合是企业的发展方向,除技术创新外,还应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吴士敏建议与会嘉宾积极参与,共同梳理企业发展痛点、难点,为“十四五”中期调研提供参考。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绕组线专业工作部秘书长李福从行业及其主要产品供应与市场、工艺技术和产品发展、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分析3个角度阐述绕组线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基于“十四五”发展的环境和趋势,发展智能制造、走智能工厂之路是行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建议新材料、新工艺的快速发展应逐步形成细分市场和订制化生产模式,在标准制订、政策引导方面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陆芸简要介绍了漆包电磁线、自黏性电磁线、云母绕包电磁线、薄膜/玻璃丝绕包电磁线、烧结类电磁线在电机领域的应用。近几年电动汽车爆发式增长,其驱动电机呈现高速化、高效化、小型化、低成本的发展趋势,电机绕组逐渐由圆线向扁平线过渡。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张维对铜基扁平电磁线的优势及其在汽车电机上的使用情况做了概要描述,并从原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对影响铜基扁平电磁线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先登高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熙云分析了新能源行业对电磁线的技术需求趋势,从新能源电机绕组基本要求、800V平台驱动电机扁线要求、漆包扁线的技术发展趋势、1000V以上驱动电机绕组线的解决思路,介绍了该公司一心一意做好一根线,志在为动力产业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艾伦塔斯电气绝缘材料(铜陵)有限公司段宗友分享了团队对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用漆包线漆的应用研究,提出可以通过生产扁平化的多股绞线、提高扁线的宽窄比、生产异形线等来解决扁线的缺点;不同的驱动电机设计方案对绝缘材料的要求也不同,绝缘材料应和电磁线公司密切合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技术革新做出应有的贡献。巨一同创科技有限公司钱晓伟介绍了VT8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高速扁线漆包机,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扁线设备制造的自主创新技术,报告详细描述了该设备的架构与主要技术参数,并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进行对照。该技术除生产PI产品略低于奥地利MAG,AI产品已大幅领先,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设备。无锡统力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张小波对绕组线行业“智改数转”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采取“顶层设计、流程驱动、系统固化”的方法,通过分期实施,推进业务和系统双向落地,实现数字化工厂建设的规划,提出企业信息化应将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定位、管理思维等方面有机结合,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支配,信息技术应赋予其灵魂。基于我国的漆包线产品及试验方法标准仍停留在2008版,尚未与IEC系列标准同步更新,也未根据现有市场需求新增检验项目,常州威远电工器材有限公司江丽娇介绍了该公司推出的一系列超出现有标准GB/T 4074的检测设备和试验方法,着重探讨了对新能源汽车绕组线的结构尺寸、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及其检测设备。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宋志环分析了新能源驱动电机对电磁线的技术需求。河南华洋电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杜明新围绕智能化装备在绕组线企业的应用,从生产过程数据化、生产装备智能化、管理业务数字化3个方面阐述了该公司的智能制造体系、智能化装备的投入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杭州益利素勒精线有限公司应杭军基于我国漆包线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简要介绍了微细线在家电行业、汽车行业、5G通讯及手机行业、军工市场(航空航天及武器)、电动工具行业的应用,分析了微细漆包线的行业状况及新产品市场需求带来的微细线发展际遇。江苏佳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王成宜介绍了采用低毒、低污染、低嗅味的合适溶剂对换位导线绕组线(CTC)的涂料进行绿色化改进,改进后符合可持续化的方针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产品性能的再提高。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张东英论述了基于超大宽带、海量数据、超低延时的新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特性,与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等工业生产的特点高度契合,进一步实现人、机、物的全面连接,促进自动引导车辆(AGV)在漆包线行业物流的自动化的高效运输。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姚桂华做了题为创新引领,实现企业高质快速发展的报告。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谢历从市场需求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现阶段研究情况以及新的探索3个角度分享了对耐高温电磁线技术的研究,提出无机陶瓷高温导线低碳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张兆总结了近两年绕组线标准的变化,包括IEC绕组线标准的变化及国内绕组线标准的情况,并对标准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绕组线行业技术论坛作为2023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众多企业、技术专家的支持,为企业产能、增益提供了经验支持。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魏雨晴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十届中国国际线缆及线材展览会(wire China 2023)于9月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本届展会专业观众总数较2018年增长了30.83%,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莅临现场。wire China 2023聚焦全球线缆人目光,全方位展示了线缆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创新技术成果,为全面展现行业的澎湃活力与勃勃生机提供了绝佳舞台,收获了参展商与观众的极大赞许及认可。4天展会,wire China 迎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高质量专业观众,现场人潮络绎,行业再次重逢的喜悦与激动在这里涌动。久违的行业盛会极大程度上释放行业贸易需求,现场商务洽谈氛围热烈,专业观众纷纷表示收获至丰、参展商满载而归、信心倍增。而观众的热情、参展商的收获,无不印证着线缆线材行业向上蓬勃的增长势态,全面提振了产业经济持续升级发展的信心。5大主题路线 精准高效沉浸逛展主题路线回归升级!“从新出发,焕新升级”,数智赋能创新装备、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精准测控技术、品质线缆线材、辅助加工配套五大主题路线,带领观众沉浸式逛展,畅享精准高效之旅,品牌亮点产品“尽收囊中”! 2大行业会议 40+主题交流提领未来破局之道wire China致力于引领线缆行业发展新方向,成为线缆行业同仁创新、突破的盛会。本届展会,主办方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通力合作,推出数十场专业论坛/会议,为全球行业同仁创造商机、架设合作桥梁。2大行业会议,4场主题论坛,40+主题分享,聚焦产业链发展,厘清线缆行业当下的痛点和难点、机遇与挑战、趋势与未来,助力行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发展水平,畅通产业良性循环与智慧发展新路径,持续推动我国线缆产业的更高质量发展。聚焦线缆全产业链发展展示一流产品技术精准对接商贸需求wire China 注定是联通东西、众智激荡的国际平台群英荟萃、相谈甚欢的行业聚会感恩所有与我们相遇、相知、相伴给予我们信任和支持的每一位行业伙伴!山高水长,后会有期期待再见!扫码查看展会精彩瞬间相约2024·明年见!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线缆及线材展览会wire China 2024时间:2024年9月25日-28日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来源 | 中国国际线缆及线材展览会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9月4日下午,2023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绿色低碳分论坛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交流主题为绿色低碳与线缆材料创新。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电气装备用线缆专业工作部秘书长、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刘旌平主持了会议。绿色低碳分论坛博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亚区能源应用市场总监徐伟简要介绍了其用于海底电缆绝缘系统全系列的解决方案;博禄全球能源市场总监马修·普拉特从可再生概况和挑战、博禄循环技术展望、北欧化工循环技术展望、全生命周期分析、电线电缆行业机遇分享了博禄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浙江佳华精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朱艳艳介绍了其产品低烟无卤线缆,是高性能纳米黏土成炭剂在电线电缆中的应用。无卤阻燃电线电缆料是环保的焦点和发展的方向,在体系中添加成炭剂,与氢氧化铝等阻燃剂协效阻燃,以降低阻燃剂的添加量,使高性能纳米黏土成炭剂的应用成为可能。合肥华城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邱迪分享了华城材料30年无机矿物耐火电缆行业的研发与生产经验,垂直整合矿物源头至终端产品的特色运营,将上百次科学试验为支撑的产品推向市场,讲标准、讲指标、讲产能、讲成本,以安全创造价值,以技术推动发展。南京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教授杨佳明报告了挤包绝缘电缆用聚丙烯改性绝缘料及屏蔽料的研发,详述了聚丙烯电缆料研发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聚丙烯绝缘具有抗水树性能后,可免除阵列海缆铅套,实现海缆结构革新,具有重大工程应用前景。湖州金钛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斌探讨了车用高性能铜合金,分享了车用线束导体的低成本优化方向、常用汽车铜导体材料、铜镁合金材料技术发展等,以期携手开创高端材料新纪元。此次绿色低碳分论坛内容丰富,为电线电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魏雨晴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9月4日上午,2023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产业经济分论坛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交流主题为产业经济与线缆行业发展。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士敏主持了本次会议。产业经济分论坛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伟斌为分论坛致辞 许伟斌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电线电缆企业正在上演中国速度,以自主创新增强政、产、学、研,合作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增强企业集群的产业链互补性,促进产业网络内部分工更为精细化、专业化的抱团成长。电线电缆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逐步走向高层次、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许伟斌呼吁行业同仁一起带着坚定的、开放的、创新的决心,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敢创、敢拼、敢干的雄心,持续推动电线电缆行业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对于专业咨询赋能企业发展,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行业咨询部部长孙欣介绍了上缆所作为中国唯一集电线电缆研究开发、工程咨询、技术服务、标准、信息展会、检验检测、培训及行业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与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智库价值,为行业企业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实施提供解决方案,以“专业成就价值”的理念赋能企业实现价值增长,助力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了促进地方产业和地方线缆聚集区的产业发展,论坛特别安排宁晋县电线电缆产业推介会,并成功进行多个项目签约。宁晋县作为华北最大、全国领先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集群效应明显、创新能力较强,宁晋县委、县政府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不断培育壮大重点企业,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电线电缆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伟斌为该县4家全国电缆百强企业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亚星线缆集团有限公司、天环线缆集团有限公司、京缆电缆有限公司颁发证书。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雷文康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表示将主动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对小微企业开展技术质量和管理等方面的精准帮扶工作,助力中国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贡献企业力量。对于以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发展,东方证券投资银行产业金融部执行总经理俞军柯分析了电缆行业的市场规模和行业特点,以及相关电缆上市企业的简要数据,并以东方电缆为案例,强调了电缆企业上市的必要性,从企业财务、法律、业务3个方面详述了电缆企业IPO审核要点,为实现国内电缆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此次产业经济分论坛精彩纷呈,为行业同仁提供了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和空间,2023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首个分论坛圆满成功!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魏雨晴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由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和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第十届国际线缆及线材展览会(wire China 2023)于9月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4天展期,wire China 2023将全方位呈现线缆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与企业共同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助力行业开启“加速跑”新征程!“数智+低碳”双驱动 激活发展强引擎线缆是制造业中最大或产品使用范围最广的基础性配套产业之一,重点保证电力、能源、石油化工、交通、通信、装备制造等基础性产业的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网络通信、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新赛道的涌现,更为线缆行业发展创造了利好的市场环境,促使线缆产业加快进入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本届展会围绕”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数字化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热门趋势,以57,500平方米的展示规模,汇聚全球900余家海内外参展商,向业界集中展现线缆线材行业的创新成果、优质产品及解决方案。展品范围覆盖线缆线材制造及精加工机械,线缆辅助加工,线缆(光缆)用原辅材料,成品线材及电线电缆,测控技术,检测工程等相关领域,为线缆同仁带来高质量的参展参观体验。产业链力量齐聚 释放商贸新势能2023年,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全球各地的参展商更是以饱满热情再聚wire China,期待通过wire China进一步打开市场、链接全球,在全新发展机遇中释放出更强的贸易活力与商贸动能。▶ 境外展商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的企业纷纷组团在本届展会中亮相。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企业:尼霍夫(NIEHOFF)、威夫斯(WAFIOS)、桑浦电缆机械(SAMP)、博禄(BOROUGE)、引能仕恩优希(ENEOS NUC)、帝人芳纶(Teijin Aramid)、艾伦塔斯(ELANTAS)、韩华(Hanwha)、特润丝(TRAXIT)、麦斐(Maillefer)、罗森泰(Rosendahl Nextrom)、Troester、韩国KOS、DSR、仲巴赫电子Zumbach、博腾(Proton)、Microdia(微缔)、CONDAT。▶ 大陆展商大陆地区展商更是大牌云集、百花齐放:合肥神马(Smarter)、廊坊新明(Xinming)、江苏汉鼎(Hangding)、无锡中鼎(Zhongding)、东莞创展(Chuangzhan)、永雄机械(G.Y.M.)、昂倍兹(ABZ)、金龙鹰(Jinlongying)、合肥超旭(Chaoxu )、保红电工(Baohong)、上海兴炫德(Shineworld)、合兴电工(Hongqi)、东莞智汉(Witman)_、富川机电(Fuchuan)、东莞精铁(Jingtie)、江苏群业(Qunye)、东莞赞扬(Zanyang) 、实创德(Strd Laser)、沈阳天荣(Tianrong)、中广核高新核材(CGN Group)、上海凯波(Cable)、浙江荣泰(Glory Mica)、平安电工(PAMICA)、江阴海江(HJ Polymer China)、烟台泰和(Tayho)、天津华源(Huayuan)、恒丰特导(Hengfeng)、哈普电气(Hapro)、深圳亚迪威(Adwantek)。(*信息截至2023年9月1日,排名不分先后。)同期活动轮番登场 共燃智慧新浪潮wire China不仅是专业的一站式商贸平台,同时也是发布前沿技术、分享行业发展趋势的绝佳之处。展会同期,主办方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通力合作,推出数十场专业论坛/会议,为全球行业同仁创造商机、架设合作桥梁。▶ 2023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2023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以“强链谋局 聚智发展”为主题,聚焦产业链发展,交流与研讨线缆制造业面临的新经济趋势和新发展格局,分析国内外线缆行业发展状况、发布质量分析报告和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梳理线缆主要技术领域的技术痛点、难点问题,助力行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发展水平,畅通产业良性循环与智慧发展新路径,持续推动我国线缆产业的更高质量发展。▶ 2023绕组线行业技术论坛2023绕组线行业技术论坛以“高效、智能、环保、创新”为主题,围绕 “电动汽车用扁绕组线的技术发展,智能化工厂建设,日益刚性化的环保管控”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线缆技术交流本届展会同期活动精彩纷呈,主办方精心组织了多场主题技术交流会。产业经济分论坛、绿色低碳分论坛、智能制造分论坛,以及数字化创新分论坛轮番登场,聚焦线缆数智化、绿色化发展,行业知名企业、资深专家同台开讲。共享思想盛宴,共燃智慧浪潮!展会期间,wire China 2023通过展会官方微信号、视频号,照片直播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透析本届展会,带领更多行业同仁多视角感受行业心跳、与行业同频共振!扫码查看照片直播wire China 2023立足前沿,聚势向新,为行业打造联通国内外商贸交流的一站式平台,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在4天展期中,行业及各界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把握电线电缆产业发展方向,共创线缆行业数智未来!来源 | 上缆所传媒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
2023年9月3日,“2023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授牌仪式在万众瞩目中隆重举行,“2023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2023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强”“2023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0强”等多个榜单盛大发布,来自全国各地的线缆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特邀嘉宾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莹在致辞中指出,十年来,“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榜单评测始终像一面旗帜,其影响力、号召力不断凸显,携手广大制造企业,为建设更加高质量的线缆行业凝聚起广泛共识,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吴莹表示,企业活则经济活,企业强则经济强。新形势下,线缆企业要放眼长远,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坚持长期性和敏捷性相结合,建立适应技术和产业变化的决策机制,及时优化攻坚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打造出更具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线缆高地”。为此,向行业提出三点倡议:第一,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电线电缆的生产十分考验“笨功夫”“慢功夫”,谁对技艺一丝不苟、对精品苛刻追求,谁便更胜一筹。而部分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仍然非常高,国内对细分领域的特种专用电缆需求逐渐加大,谁能沉下心来打磨技术,瞄准“空白”,谁便能抢占先机。第二,审时度势才能更进一步。国家智能电网火热建设、风力发电基地全面开花、核电战略紧密实施,以及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底输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等诸多领域均对电线电缆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江浪潮起,万里风云来,挺进“深水区”、勇闯“无人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要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三,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得品牌者得天下,没有全面的品牌建设,就没有真正的高质量发展。电线电缆制造企业要以行业提质增效为目标,充分发挥质量诚信在营造良好行业发展生态、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关键作用,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培育线缆行业优质品牌,提升行业的形象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鼓励优势企业提高国际化运营能力,做强中国品牌。评测工作组资深专家、上海电缆研究所行业咨询部注册咨询工程师孙欣作《2023年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评测项目工作报告》,汇报了竞争力评测工作的宗旨、评测指标体系和发展历程,并对百强榜单进行了详细解读。报告中指出,在规模特征方面,线缆企业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区域特征方面,区域发展仍不平衡;效益特征方面,盈利压力持续加大;创新特征方面,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出口特征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孙欣表示,十年间,我国线缆企业不断成长,秉承初心,深耕线缆行业,在拼搏中奋进前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国线缆产业大而不强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与国外头部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国内线缆企业的规模优势、创新引领优势、产业链优势等竞争优势不断提升,有效地参与到了国际竞争,成为真正国际化的企业。本次授牌仪式由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央研究院院长刘旌平主持。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莹宣读了“2023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2023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强”名单,为10强、20强获得企业正式授牌并合影留念。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评测工作由“电线电缆网”和《线缆世界》联合主办。双方代表童立先生和高锋女士宣读了“2023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0强”名单。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评测工作始于2014年,发展十年至今,恰逢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战略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在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发展的同时,百强评测项目也逐渐被业内及用户认可,其公信力不断提升。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后,评委会将继续深入和完善线缆行业的数据分析及竞争力评测工作,为构筑线缆产业发展新高地添砖加瓦、贡献力量!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常 佳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加热电缆是一种用途广泛且形式特殊的供热装置,具有加热效果好、绿色清洁、节能高效、机械强度高、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事故发生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民用取暖、石油开采、化工工艺管道伴热、食品降黏、船舶防冻等。加热电缆主要由发热源、导热绝缘、护套等部分组成,以电线电缆为载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精读✎加热电缆的分类按照发热元件不同,可将加热电缆分为非线性发热元件加热电缆和线性发热元件加热电缆。非线性发热元件加热电缆的核心材料一般为具备正温度系数(PTC)效应的半导电材料,如自调节/自限温加热电缆。线性发热元件通常采用金属材料或碳纤维材料作为核心发热器件,如恒功率加热电缆、矿物绝缘加热电缆和碳纤维加热电缆等。1非线性发热元件加热电缆自调节/自限温加热电缆,通常又可称为电伴热带或加热带,是由具备PTC效应的可交联导电塑料或多晶体片状元件(如钛酸钡)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得的低温、中温、高温等自调节加热电缆。图1 自调节加热电缆结构示意图自调节加热电缆可根 据其表面温度实时变化调节自身的输出功率,从而起到供暖保温的作用。并且,这种加热电缆无需额外的辅助调控设备,能够节省敷设成本和安装成本,具有使用方便、易维护等优点,是冬季防冻和低温采暖的理想产品。2线性发热元件加热电缆(1)恒功率加热电缆恒功率加热电缆包括串联电伴热带、并联电伴热带和矿物绝缘(MI)加热电缆。串联/并联电伴热带的发热部件主要是由高阻合金材料(如铜、镍、铬、铝、铁等)构成,母线是两根平行的绝缘铜线,其与内绝缘层上缠绕的合金发热丝和母线连接形成连续且等距的并联电阻网络。图2 恒功率加热电缆结构示意图当接通电源后,母线上并联的连续等距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形成一条输出功率稳定且温度精确、恒定可控的加热电缆,但该类电缆的生产加工成本较高,使用时不能随意剪切。矿物绝缘加热电缆主要由发热导体、矿物粉末(通常为氧化镁粉)绝缘层和金属护套(不锈钢护套、铜护套、铜镍合金护套等)组成。图3 MI加热电缆结构示意图MI加热电缆具备更加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是一种环保、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加热电缆。MI加热电缆用途广泛,由其组成的融雪化冰系统可应用在道路、停车场、室外楼梯等户外设施中,能够大大降低由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另可根据防腐蚀、防机械损伤等需求,在金属护套外周挤包一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阻燃HDPE塑料外护套,制备出性能更加优良的MI加热电缆。(2)碳纤维加热电缆碳纤维加热电缆主要由高性能碳纤维发热导体、绝缘层和外护套组成,绝缘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外护套采用环保型的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烯烃等材料。图4 碳纤维加热电缆结构示意图碳纤维加热电缆工作时,对碳纤维两端施加电压后产生热能,通过热传导的传热方式将附近介质加热,再由热对流向外传导热量,以达到采暖的目的。碳纤维加热电缆的发热效率较高,电热效率可达98%以上,由于绝缘层材料采用PTFE,因此碳纤维加热电缆具有高耐温等级、耐腐蚀、耐老化等性能,以及寿命长、使用安全、免维修等优点。✎加热电缆的发展现状1加热电缆材料概况加热电缆所需原材料常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外护套材料、绝缘材料,及铜、铝等有色金属材料,其中MI加热电缆的绝缘层常选用无机材料(如MgO)作为其填充材料。其中铜、铝等有色金属是加热电缆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该部分材料的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加热电缆的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金属外护套常用不锈钢或铜等材料,可通过稳定化处理,提升外护套的耐酸碱腐蚀性能;非金属外护套常用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氯磺化聚乙烯(硫化)(CSP)和 HDPE等材料,也可根据具体功能对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改性;绝缘材料具备性能优异、质量轻、易运输等优点,常见有PVC、乙丙橡胶(硫化)(EPR)、交联聚乙烯(XLPE)和乙烯/乙酸乙烯(交联)(EVAC)等,也可使用改性聚烯烃材料或氟塑料作为绝缘材料,以获取更好的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2加热电缆研究进展目前,国外加热电缆的研发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配套服务能力较为领先,对新型加热电缆和基于加热电缆构建的供热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推动该行业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前进。我国虽然拥有相对成熟的加热电缆生产技术和工艺,但高性能原材料依赖进口,同时缺乏产品定制、产品迭代和配套服务能力,在市场越来越趋向于成本导向和服务导向的竞争中难以适应,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拓展和增强加热电缆的应用范围及系统配套能力。表1 国内加热电缆授权专利汇总表由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加热电缆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于功能迭代及应用范围的拓展,同时,也对加热电缆的供暖系统、温度监测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进行了研究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加热电缆系统的配套能力。3加热电缆市场现状目前,加热电缆多用于电发热取暖,欧美等发达国家(如挪威、法国、瑞典等)电发热取暖技术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市场较为完善,具有较高的市场普及率。反观我国的电发热取暖市场,虽在东北、西北、华北、中部和华东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的城镇在冬季会有超过一个月低于0℃的时间)具备较大的采暖需求,且国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电采暖的普及、下乡等工作。2017年5月,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积极联合启动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但受限于群众认可度低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我国电取暖技术的市场推广阻力大,普及率并不高。表2 电伴热系统常见的应用场景2016-2020年,全球加热电缆的产量持续增长,但其增长率却呈下降趋势,这表明电伴热行业进入微利成熟期,成本导向及产品导向需更进一步向着配套服务导向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发热电缆产业深耕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资金和技术更为集中,具备成熟的研发技术和完善的伴热系统设计方案,出现了许多加热电缆核心厂商。如Danfoss公司的气候方案事业部供热业务中,提供了地暖、融冰化雪和智慧供暖等业务,不仅具有完整的供暖系统方案,同时专注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可接入智能家居系统进一步提升使用体验;NVent Raychem公司致力于工业、商业和民用住宅用电伴热产品的研制和系统的设计,为管道防冻、工艺管道伴热、储罐伴热、船舶防冻和冻胀防护等市场提供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为海上钻探、破冰船的正常运行、工业生产工艺的稳定、住户舒适的居住环境等保驾护航;Thermon公司不仅在工艺管道伴热、防冻保护和融冰化雪等方面具备完整的流程保证,还可进行烟气自动监控系统(CEMS)的定制化服务。而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伴热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减缓。究其原因,是我国加热电缆的研发技术革新速度及服务配套能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不过,随着生产技术及生产能力的不断进步,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具备了制造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能力,如国内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管道、储罐和建筑中的电伴热项目,现有产品已成功出口至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伊朗等二十多个国家;国内某线缆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出一种油井开采用的碳纤维加热电缆,不仅提高了电缆的耐温性能、防潮性能、抗开裂性能等,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加热电缆相关标准对比在国际范围内,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加拿大标准协会(CSA)、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组织或参与加热电缆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现将国内外现行的加热电缆(系统)标准按照不同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并对比,结果见表3。表3 现行有关加热电缆的标准适用范围对比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加热电缆标准覆盖了常规地点和危险地点,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商业用加热电缆标准与国外的标准相比略为薄弱。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加热电缆标准内容更为详尽和丰富,版本迭代也更快,不同场景下的加热电缆,可以随着不同的生产工艺、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等要求的变化,紧跟生产或检测等技术的进步,及时地对过时标准进行升级,更新后的加热电缆标准将保持与时俱进的规范指导功能。我国加热电缆标准的制定经验不足、加热电缆标准修订较为滞后,其中部分加热电缆标准的制定大多是参考国外加热电缆标准,进而修改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如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基本等同参照标准IEC 60800:1992,与之对应的现行加热电缆标准为GB/T 20841-2007《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我国在加热电缆标准中的制定工作,需尽快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深入结合我国加热电缆生产的现状,不断地对加热电缆标准进行完善,最终具备独立制定加热电缆标准的能力。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加热电缆作为一种安全、低碳的采暖方式,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客户对加热电缆硬件、软件及服务支持的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国内的电伴热系统在功能使用、性能稳定、信息交互上相比于国外产品还存在不足。因此,未来我国科研人员对加热电缆的研究时,可结合能效评估、供暖系统的设计优化、在线温度监控、智能控制系统等方向深入展开。《电线电缆》1958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创刊,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是电线电缆行业应用类学术刊物。主要栏目有综述、线缆产品、线缆材料、测试技术、敷设运行、工艺设备和经验交流等,报道国内外电线电缆行业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欢迎来稿!【线上投稿入口】http://dxdl.cbpt.cnki.net来源 | 上缆所传媒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3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评测活动于5月18日启动,申报截止时间为7月10日,百强榜单将于9月3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上发布。评测活动自2014年开始已连续开展10年,秉承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10年间,评测组走访调研了300多家线缆企业,入围榜单的线缆企业为行业领头、区域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业。近日,评测组赴云南省昆明市、重庆市集中走访调研了当地多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对西南地区电线电缆市场进行深入调研。调研中,评测组与被调研企业的相关人员从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生产销售、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多角度交流,并现场考察工厂生产、设备、检测等情况,全方位了解线缆企业经营发展状况。评测组期待线缆企业秉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宗旨,走出各自的特色经营道路,让中国的线缆产品和品牌走出西南、走向全国、远销海外,提升西南地区线缆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来源 | 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评测组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8月22日,历时三年,全国首条525kV直流海缆在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通过预鉴定试验,意味着525kV直流海缆具备使用条件。“国蛟一号”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又一次填补行业空白,为岛际联网,海上新能源远距离、大容量输送提供可靠通道保障。作为“国蛟一号”国家海洋输电技术的重要研究项目,超高压海缆是岛际联网和海上风电场的重要设备,是整个风电场运行网架中的能源“大动脉”,验证其是否具备应用条件至关重要。海缆预鉴定试验可以充分验证海缆本体、接头(含工厂接头)和终端等各方面性能,是海缆应用前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此次试验对象为525kV直流海缆,是全国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海缆。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为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环境和精准条件。国网舟山供电公司于2021年启动该实验,历时三年对海缆进行“专科体检”,对海缆进行机械预处理、泄漏电流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直流叠加冲击电压试验和8760小时的长期电压试验,全程由国际权威检测机构KEMA实验室见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海缆满足投运要求。据了解,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海洋输电领域技术研究的机构,具备海洋输电技术“最强试验水平”。针对525kV直流超高压海缆户外试验需要,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联合试验设备厂商研发了全国首套5600kV大容量气体冲击设备,可为800kV及以下海缆的直流叠加冲击电压试验提供了装备支撑。此外,为掌握直流电缆线路在运行时受暂态冲击电压作用的影响,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充分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00kV直流电缆系统试验及运维技术”的科研成果,成功验证525kV直流海缆的冲击电压耐受能力。此次试验是“国蛟一号”国家海洋输电技术的一次生动实践,极大增强了“国蛟一号”在高压直流电缆试验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对我国大规模开发海洋能源掀起推波助澜影响,为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来源 | 中国网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